先聲明,相隔咫尺的波麗露分店如何我不知道,
但我現在確知,本店的服務是有問題的。
它的東西吃起來,其實還不錯,值得再去。
但服務可真的就不敢恭維了,特別是那種有如大陸國營事業般的態度。
昨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到位於民生西路的波麗露本店用餐,
到的時候大約八點出頭,
服務生來點餐時,也沒帶紙筆,就直接問,
然後要確認的時候,他又背不出來,支支吾吾的,
我想,如果記性不好,是不是該帶記錄的東西才好?
這只是小事。
在我們吃到大約九點二十五吧,
就差一杯小飲料喝完就準備走了,
突然間我們頭上的燈就整個暗了,
只剩下大概幾十燭光的微弱日光燈,
比在停電狀態下點蠟燭吃飯好不了多少,
然後只見一位穿綠衣的小姐快步從櫃台走向店後方,
好像是在趕著逃難的一樣,敢情她是要下班去了。
我們一時間還不知道找誰抗議,
因為此時店內也差不多都沒人了
(服務生也都走光了,只剩一個人躲在門外,不知是怕被罵還是覺得「這些客人吃太慢」而感忿恨?)。
但明明外面門上寫著的營業時間是到九點半,
我們又還沒吃超過,憑什麼這樣做?
就算我們超過九點半好了,
一般而言,「現在」(也許這家自稱七十年的老店,還是用七十年前的老態度做生意)所謂的營業時間,
不都是指「不再收客人」的時間嗎?
即使先前進來,吃超過了他的營業時間,也會通融一下,
讓客人吃完再關燈的不是嗎?
這是服務業的基本吧?
更何況我們連他的營業時間都還沒超過呢!
就算你是要準時九點半下班好了,
你就不能過來講一下,
「抱歉,我們九點半要準時關了,可以請你們吃快一點嗎?」
雖然這句話我們可能也會不悅,
但絕不會像直接關燈走人逃走,
理都不理來得這麼不爽。
我們走出大門時,最後的一位白衣男服務生說了謝謝光臨,
但這反而更教我覺得諷刺。
原來只要習慣性地把謝謝掛嘴上,
就可以任由態度惡劣了?
這是輕本質重形式的最佳寫照。
記得上一個工作的一位高階主管曾說,如果我們還在意一家店,還打算再來,
也許應該當下告訴他我們的意見與不滿;但坦白說,波麗露既非我父母的相親或定情之地(或許很多人是),
更對我們年輕的沒有太大的特殊意義,只不過是聽聞東西尚可而來試試罷了。
既然如此,也就沒有必要特別再提,只要掉頭就走,以後不去就是了。
雖然我們六年前在士林王品台塑(現已搬走)用餐時,也曾因較晚去而吃到十點多,
但即便後來有人開始在用吸塵器清理了,有點困擾(但我們能體諒,我想也許現在的王品有改進),
但可也沒像波麗露本店這麼囂張,完全沒有知會或徵詢之意,就直接關燈的。
所以我說,這樣的心態不只可和過去的公務員心態(現在其實仍有餘毒)
相提並論,根本就是中國國營事業員工的心態。
老店有歷史很好,但若經營心態還停留在七十年前,
那你的格局大概也就那樣子了。